Not Intrigued with Evening
What the material world values does
not shine the same in the truth of
the soul. You have been interested i
in your shadow. Look instead directly
at the sun. What can we know by just
watching the time-and-space shapes of
each other? Someone half awake in the night sees imaginary dangers; the
morning star rises; the horizon grows
defined; people become friends in a
moving caravan. Night birds may think
daybreak a kind of darkness, because
that's all they know. It's a fortunate
bird who's not intrigued with evening,
who flies in the sun we call Shams.
- Rumi
不被夜晚迷惑
在物質世界有價值的東西,在靈魂世界不一定有價值。
你一直對你的陰影有興趣,為何不試試直視太陽呢?
我們從彼此在這時空裡承現的影子��,又能學到什麼?
一個夜裡半醒的人,老是看到幻想的危險,
晨星升起,地平線愈來愈清楚,人們在旅車上變成朋友。
夜鳥可能認為黎明是一種黑暗,因為夜晚是它唯一熟悉的。
不被夜晚迷惑的這隻鳥很幸運,它在叫沙姆斯*的陽光中飛翔。
- 問荷詮譯
*中世紀回教神祕主義大師魯米十三世紀生於波斯,出生地位於今日阿富汗境內。蒙古人入侵今日伊朗東部的呼羅珊(Khurasan)地區時,他的雙親帶著他逃離呼羅珊,最後定居於今日土耳其的孔亞(Konya),即當時的魯姆(Rum),他的雙親因此將他取名為魯米。身為知名蘇菲教士與教義學家瓦勒德(Baha Walad)之子,魯米幼年便接受傳統回教各個領域的訓練,稍長並深入研習回教神祕主義。其父於1231年過世後,魯米繼承了父親的教士與教義學家的角色,在靈性的道路上繼續前進。1244年,魯米遇見了一位來自塔布瑞茲、四處流浪的神祕苦行僧沙姆斯(Shams-Tabrizi),魯米認為此人是神靈形象的完美化身,讓魯米開始將莊嚴美好的出世思想化為動人詩篇。由於這段經歷,魯米的靈性世界產生了革命性的巨變。
沙姆斯啟發了魯米,帶領他走向神祕經驗的巔峰。有兩年的時間,他們倆形影不離,但沙姆斯突然不告而別,此後再也沒有回來。有一天,魯米懷著思念與哀傷,帶著跟隨他的信眾,創立了傳奇性的宗教舞蹈,也就是旋轉舞。這種舞蹈後來被稱為「修行者旋轉舞」(Whirling Dervishes,譯註:這種舞蹈用音樂與旋轉作為入神的媒介)。魯米在許多詩篇中提到他對沙姆斯的愛。他用沙姆斯的形象來比喻神的形象。與沙姆斯分離的痛苦代表與神分離的痛苦,以及與神合一的渴望。沙姆斯失蹤後,魯米不再公開傳教,將全部心力放在訓練弟子上,並寫下大量的神祕主義詩篇,使他成為古往今來最偉大的文學與靈性大師之一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